如果使用百v度A*PP或者U*C/Q.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或者安-全模式(今日*头条须关闭安-全模式)
“你准备怎么限制他们?”
“就好像我说的,来一场天下第一比武大会呗。”
“你在开玩笑吗?”
“没有啊,正巧,我这边这次损失确实有点大,再加上,新的疆土,一部分的姬氏死忠需要清理,一部分的领地需要拆分转封,也就意味着我需要从下级武士当中提拔一大堆小贵族,从小贵族里面提拔一批中等贵族,然后选择军功卓著的一批人用于填充这些封国。”
“那么,除了最后那些是完全按照军功来的话,剩下的呢?”这次的战斗,最大的功劳在子岚那边,而她那边又全是来自姬氏裹挟人员,子受不可能给他们军功封赏,他再怎么公正也不可能干这种会让己方贵族感到自己还不如投机者的事情。
所以,子受只能给他们财物作为补偿,以及承诺不会动他们原本的领地,保证他们在周国原本的势力不受大的变动——再说,他也确实需要一批炮灰顶住西边的蛮子。
那么因军功或封的人就太少了,这需要他找其他理由给剩下跟着出战,却没有捞到什么功劳,甚至有些还因为打得太难看而可能面对削封地惩罚的贵族们一个台阶下。
现在仗打完了,对于商王来说的硬仗才真正开始,真的铁面无私,把所有的出力不行的贵族全处罚一圈,然后严格按照功劳赏赐的话——不出三天,子受就得给自己的军队包围了。
毕竟那些打得太难看的贵族往往损失也是最惨的,这个时候落井下石固然是对方没有办法反抗,可是会有极大的怨恨,而你又很难从虚空当中变出足够的军队和武士去替代他的封国。
那么,给双方一个台阶下,寻求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免除一部分人的处罚,再给剩下功劳不足以获得封赏的家伙找个借口给点奖励就是子受要做的事情。
“也就是御前比武大会了!”这种活动一直流行到秦朝,春秋战国的时候尤为甚。至于说形式各有不一,但是定期演武确实是任何一个不想自己死得太难看的国君都会搞的事情,甚至于就单纯大规模的演武来决定封赏的活动只流行到秦朝——因为秦定了严格的军功爵位制。
但是,类似的演武活动可是流行到明朝的,可以说是任何接受过比较完整的帝王教育的皇帝,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哪怕是天上下刀子,隔一个两月就得去军营操练演武一次。
然后贯彻了这一点的明武宗就死得莫名其妙了,于是,新增新的皇帝禁忌:宁可住军营也不要住皇宫;隔三差五巡营演武;远离水、女人和丹药。
“可是,这和封神有什么用?”“有的,我准备接下来着手改进祭祀制度,将它彻底的规则化。”原本的帝辛那种一刀切真的要不得,那真的是从上到下全是利益受损者,甚至免于活祭的祭品来说也不见得是好事。
毕竟原本为了祭祀,他们还会被喂食得白胖以便拿去祭祀的时候,不会太难看,而如果一刀切掉的话,在生产力不足以养活这么多人的时候,他们的下场就是直接辗转死沟壑。
但是,完全放任也不行,所以,子受需要严格的制度化这个过程,什么贵族允许祭祀哪些范围的神灵和祖先,使用什么样的排场和祭品,这都需要一一定下来,而不是原本的粗放管理。
而且周在灭商之后,也是这么干的,用严格的礼法来约束,由于整个礼法的严苛复杂,严格限制了使用人殉的范围、流程和数量之后,不少贵族甚至因为过于麻烦的过程,而选择放弃。
而且一些因为各种原因变成贵族又没有那么多奴隶消耗的贵族为了维系脸面和风光,又不得不按照礼法来祭祀,不堪重负之下,他们自己就会自发性的寻找替代品。
比如说不影响自己的耕战实力的陶俑之类的,毕竟陶俑没有在礼法的约束里面,对于那些地位低,但是财力足的贵族来说,也可以避免每年祭祀的时候,只有稀稀拉拉一两个奴隶和战俘显得过于丢人和寒酸。
“这确实是一个好主意,以贵族品级的高低,封国的类型大小,约定其供奉神灵的比例和排场,什么样的神灵和图腾可以得到什么等级的供奉”羲和满意的点头,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可以有效的完成封神的过程,可是封神的目的呢?
“看治理咯,这是两条线,我只管贵族和祭祀排场,至于说这些异人和享受祭祀供奉的神灵够不够格,是狱卒还是囚徒,就看他们怎么对待自己的封国咯。”
“可是这依然不能解决.......当他们身死国灭的危难的时候,当他们渴求更大的权限和供奉的时候,用神器参与到封国之间的战争当中来。”
“那不就是战国时期了嘛~”子受不以为然,“再说了,这还不简单,封国之间本身就少不了更替毁灭,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保持了克制的,可以酌情放宽权限,而没有保持克制的,就直接上封印不就完事了。”
“但是,你想过没有,如果这样的话,几乎所有的异人都会被彻底的封印起来”望舒话不